网格化管理是什么意思(网格化管理是什么时候提出的)

网格化管理是什么意思(网格化管理是什么时候提出的)

  网格是中国基层微观的管理单,数百万网格成员承担公共服务职能,向前向下延伸,实现基层治理水平、垂直、无盲点、无死角,构筑城乡善治之基,这个管理学术语在我国的运用较为广泛,那么网格化管理是什么意思?网格化管理是什么时候提出的?本期经理人网为您详解网格化管理的相关知识点!

  一、网格化管理是什么意思

  网格化管理是将城区行政性地划分为一个个的“网格”,使这些网格成为政府管理基层社会的单元。

  “网格化管理”工作的目的,就是要把此项工作与加快转型升级、推动我街经济大发展结合起来;

  与以人为本、改善民生,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结合起来;与整合各方资源、创新社会管理服务机制,维护社会平安稳定结合起来,通过这项工作,努力在基层建立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的动态管理服务机制。

  首先,将过去被动处理问题的管理模式转变为积极发现和解决问题;

  二是管理手段的数字化,主要体现在管理对象、流程和评价的数字化上,确保管理的敏捷性、准确性和高效性;

  三是科学封闭的管理机制,不仅具有一套规范统一的管理标准和流程,而且发现立案、派遣、结案四个步骤形成闭环,从而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

  正是因为这些功能,传统、被动、定性、分散的管理才能转化为现代、主动、定量、系统的管理。

  简单来说,城市网格管理是一种以街道、社区、网格为区域范围,以事件为管理内容,以处置单位为责任人,通过城市网格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城市联动和资源共享的新型城市管理模式。

  二、网格化管理是什么时候提出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

  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程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坚持依法治理,加强法制保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坚持综合治理,强化道德约束。坚持源头治理,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网格化管理是什么意思(网格化管理是什么时候提出的)
本文地址:http://4879931.55jiaoyu.com/show-26674.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