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家险企去年四季度偿付能力不达标 5家皆被风险综合评级拖累

6家险企去年四季度偿付能力不达标 5家皆被风险综合评级拖累

6家险企去年四季度偿付能力不达标 5家皆被风险综合评级拖累字体:小中大分享到:6家险企去年四季度偿付能力不达标 5家皆被风险综合评级拖累2022-02-08 10:14:50来源:证券日报

1月30日,保险公司在官网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公布了去年第四季度偿付能力情况。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6家保险公司最新偿付能力不达标。

具体来看,这6家保险公司分别是渤海人寿、前海人寿、合众人寿、安心财险、渤海财险、阳光信保。除安心财险外,其余5家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和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均达标,但综合风险评级不达标,因此被列入偿付能力不达标的保险公司之列。

在综合风险评级中“卡住”

根据去年3月正式实施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保险公司只有同时满足以下三项监管要求,才能被称为偿付能力合规公司:一是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50%;二是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三是综合风险评级为B及以上。不符合上述任何一项要求的,都是偿付能力不达标的公司。

根据监管规定,渤海人寿等3家寿险公司和渤海财险等2家财险公司因最新综合风险评级在B (C或D)以下,被列为偿付能力不达标公司。安心财险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风险评级不达标。

从寿险公司来看,渤海人寿偿付能力报告显示,去年四季度末,其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均为134.74%,均符合监管要求,但其2021年三季度综合风险评级结果为C级(注:保险公司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披露的最新风险评级为上季度综合风险评级结果)。

去年四季度,前海人寿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79.16%和130.1%,均符合监管要求。然而,其最新的综合风险评级为c级。

从财险公司来看,去年四季度阳光信保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760.09%,均大幅高于监管要求。然而,其最新的综合风险评级为C级..阳光信保表示,公司评级为C级主要是由战略风险和操作风险造成的。2021年10月14日,公司收到重庆银保监局《重庆银保监处罚决定书字[2021]31号》和《行政处罚决定书》。针对决定中提出的问题,公司正在进行整改。

渤海财险2021年三季度综合风险评级也为C级,被评为C级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处于较低水平”。偿付能力方面,渤海财险去年四季度末和三季度末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逼近监管线,分别为101.72%和100.26%。

综合风险评级是保险公司风险管理能力的重要体现。近日,银监会表示,虽然保险公司风险管理取得积极成效,但在监管评估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包括:部分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等关键少数在经营理念上对风险管理不够重视,在专业能力上难以满足全面风险管理的需要;有的公司照搬模式化的风险管理体系或监管规则,缺乏可操作性;“重制度,轻执行”的现象比较普遍;公司部分相关部门配合不够,降低了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公司的一些风险管理工具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部分公司信用风险管理不到位,内部评级体系不完善。

多家保险公司提出对策。

多家保险公司提出了偿付能力失效的对策。渤海人寿表示,公司主要风险来自公司治理和资金运用。对此,公司以内部控制和操作风险自我评估为抓手,采取了重新识别公司各项流程、风险点和控制措施等一系列措施。在投资风险方面,公司通过采取各种法律途径和必要的法律手段,积极化解存在的投资风险项目。

前海人寿表示将采取多项应对措施。一是积极开展二代二期建设。二是优化风险偏好体系。第三,优化机构风险管理评估体系。

安心财险表示,2021年第四季度,公司按照风险管理工作计划,稳步推进风险管理各项工作:一是密切关注偿付能力变化,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全力推进融资工作进度。第二,按时完成公司的风险管理报告、指标监测和风险预警。三是2021年开始内控评价,检查监管数据报送、客服管理等条线。目前,这项工作正在进行中。

行业的短期或下降的偿付能力

业内人士预测,2022年保险行业整体偿付能力短期可能下降,部分保险公司今年仍可能达不到偿付能力标准,需要补充资本。

2021年12月30日,银监会发布《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二)》(以下简称“新规”),引导保险公司聚焦主业,提升保险水平。同时,“新规”还引导保险资金支持“30·60”双碳目标,鼓励保险机构控制不动产投资和长期投资规模。

郭盛证券分析师王亦丰认为,预计保险公司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都将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实际资本方面,寿险未来收益计量规则调整预计是实际资本减少的主要原因。此外,长期股权投资和投资性房地产的规定也对实际资本产生影响。在最低资本方面,寿险公司利率风险要求的最低资本明显降低,而信用风险、保险风险和其他信用风险要求的最低资本有所提高,形成一定的抵消。P&C保险公司的利率风险影响不大,最低资本要求会提高。综合来看,预计部分保险公司需要补充资本,2022年分红比例可能降低,但不会产生持久影响。从长期来看,新规极大地优化了风险导向的偿付能力管理体系。

普华永道中国金融业管理咨询合伙人金舟对记者表示,由于“偿二代、偿二代”规则的改变,部分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在切换后会有所下降,少数寿险公司甚至出现大幅下降,因此2022年行业资本补充的需求会更加迫切。

安永(中国)精算与保险咨询服务主管合伙人傅振平告诉记者,保险公司应在偿付能力监管标准、新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等监管规则的约束下,加强资产负债的双向协调,防范偿付能力降低等风险。一是积极调整产品策略,坚持审慎定价策略,严格防范产品定价风险和利差损。二是根据负债端面临的市场变化,积极优化大类资产配置。第三,以全面风险管理为核心,在资产配置中实施风险管理策略。(记者苏翔宇)

【纠错】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6家险企去年四季度偿付能力不达标 5家皆被风险综合评级拖累
本文地址:http://4879931.55jiaoyu.com/show-268846.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