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重点领域 数字产业集群将提速扩容
《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相关部委和地方正在着力做大做强数字经济,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进数字产业化和行业数字化。在赋能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的同时,聚焦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产业等重点领域,加快发展壮大数字产业。很多地方一定会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千亿、万亿数字产业集群。
数字化转型正在加速。
在三一重工北京桩机厂的车间里,数字化转型带来了从“制造”到“智造”的飞跃。许多装载5G技术的无人运输机协同工作,智能工业机器人广泛应用于高精度装配等领域。工作人员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面对多品种、小批量的工程机械市场需求不断变化,工厂通过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的应用,劳动生产率提高了85%,生产周期从30天缩短到7天。
这只是一个例子。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企业数字R&D和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达到74.7%和54.2%。具有一定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100个,连接的工业设备总数达到7600万台。
工业数字化转型展现数字经济的澎湃力量。2020年,工业数字化规模将达到31.7万亿元,占GDP的31.2%。
新一轮多部门支持措施密集加码。工信部部长肖亚庆表示,工信部将统筹智能制造工程、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让数字化技术更好地赋能大中小企业发展,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柔性。国家发改委创新与高技术发展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孙伟此前也表示,将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继续实施数字化转型合伙人行动,赋能传统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孙克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数字化转型全面加速,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深化,网购、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非接触经济”全面提速,工业生产领域探索了远程设备控制、现场辅助操作、产品质量检测、智能生产物流等一批典型场景。未来,工业数字化转型带动的经济规模将继续扩大,在整个数字化转型中的比重也将继续上升。
数字产业集群将得到扩大。
前三季度,规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8%,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9.6个百分点;软件业务收入69007亿元,同比增长20.5%;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产业发展成效显著...今年以来,数字产业不断开辟新的增长蓝海。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形势报告》指出,数字产业正在成为各地规划“十四五”产业发展的共同选择。外交部共建的25个先进制造业集聚区中,40%以数字产业为主导。
北京计算机学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娟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对于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重点领域,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不同区域将充分发挥带动示范作用,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福州、合肥、重庆、贵阳等地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数字产业集群,推动高质量发展。
展望下一步,重点领域数字产业集群有望提速扩容。工信部表示,将进一步推动数字产业做大做强。围绕“十四五”规划纲要列出的数字经济七大重点产业和十大数字化应用场景,着力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培育开源生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地方政府也在部署。例如,广东省将加快培育电子信息、软件和信息服务、超高清视频显示、智能机器人、数字创意等数字经济新一代战略性产业集群。预计到2025年,广东数字产业集群营业收入将超过10.7万亿元。明确了贵州大数据产业集群是支柱产业集群的发展重点之一。预计到2025年,全省大数据产业集群规模将达到3000亿元。
推动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在专家看来,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催化下,数字经济发展将迎来新的高潮。同时也要看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水平有待提高,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效应有待进一步发挥。
“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关键在于推动数字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孙克表示,下一步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突出核心技术应用体系和产品生态体系建设,推动行业企业、平台企业、科技服务企业跨界创新。继续推进两化融合创新发展,加强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加快培育壮大融合发展新模式新业态。分类施策、行业施策,加快重点领域行业数字化转型。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信息政策研究所副所长高晓宇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要加快行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打造软件定义、数据驱动、平台支撑、服务增值、智能引领的新型制造体系。抓好两化融合标准体系建设,构建多层次、系统化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培育产业数字化转型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深入实施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服务型制造工程,建设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推动金融、物流、交通等服务业智能化发展,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发展数字乡村和智慧农业。
关于数字产业发展,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信息化与软件产业研究所数字化转型研究室主任高英迈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目前,数字产业集群建设火热,下一步要加快发展5G、集成电路、工业软件等代表国家战略方向、创新密度高、市场潜力大的产业集群,提升地方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形成全球带动效应。同时,鼓励云计算、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集群发展,通过规模集聚和优势互补,推动数字产业快速增长。(记者郭谦班隽隽)
【纠错】本文地址:http://4879931.55jiaoyu.com/show-270960.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推荐文档
- 11.交城中学(交城中学2022中考录取分数线预测)
- 12.西南政法大学属于什么级别的学校,西北政法大学属于什么档次
- 13.LZCS是什么意思LZCS是什么英文的缩写(lzcs是什么意思lzcs是什么英文的缩写)
- 14.iron是什么意思
- 15.优秀中队主要事迹材料
- 16.华东师范大学招生官网
- 17.2014安徽高考理综(2014安徽高考理综300分怎么分配)
- 18.防冻液保质期几年(防冻液保质期)
- 19.福建的大学排名一览表(福建省大学往年最新排名)
- 20.纠结什么意思_一个人纠结什么意思
- 21.往年大专报名入口官网(正在招生的全日制大专学校)
- 22.春节送礼送什么好_春节送礼送什么好长辈
- 23.幼儿园家长寄语鼓励孩子的话简短2篇
- 24.上海电力学院吧(国家电网直属的专科学校)
- 25.形容想人想的吃不下饭的成语(形容想人想的吃不下饭的成语是什么)
- 26.高考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未来就业前景和就业方向怎么样(解读)
- 27.沈阳科技学院是几本?是一本还是二本?(附辽宁省本科院校一览表
- 28.学幼师有前途吗(为什么说十个幼师九个婊)
- 29.家长试卷签字评语范文
- 30.学信网是干什么的有什么用(学信网是干什么的,有什么用)
- 31.西南财经大学怎么样(西南财经大学怎么样在全国排名第几)
- 32.鲁迅的社戏主要内容是什么
- 33.往年高考417分能上什么大学,高考417分可以上什么学校
- 34.横幅简笔画卡通
- 35.南华大学在哪
- 36.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就业前景怎么样
- 37.师范类考研有哪些学校
- 38.西南交通大学重点学科名单有哪些(双一流、国家级、省级)
- 39.园艺专业就业前景,适合女生学吗
- 40.驾驶火车是什么专业?有哪些学校?
- 41.姓孙带合字洋气的名字,带孙字的网名
- 42.光纤路由器怎么设置,光纤路由器怎么设置无线网络
- 43.集美大学怎么样、集美大学怎么样?共741位校友分享
- 44.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独考试招生工作实施方案
- 45.广州轻工业学院(广州轻工业学院在河北招生的历史类大学)
- 46.往年长春市重点高中学校排名榜
- 47.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算名校吗,有哪些优势专业
- 48.上海高考有几门科目及总分,附上海高考考试科目时间预测安排
- 49.horse是什么意思;work是什么意思
- 50.广西技校(广西技术学校前十名有哪些学校)
- 51.往年安全员b证考试时间预测是什么时候
- 52.大学开学时间预测往年下半年(多所高校通知延迟开学)
- 53.***英语作文模板(实用20篇)(英语作文***模板及***句型)
- 54.属马的6合与三合是什么,属马三合和六个合生肖是什么
- 55.关于九大立夏习俗
- 56.大学学生会组织部的职责和任务,负责做什么
- 57.女生最吃香的十大专业技校 什么专业前景好
- 58.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各专业收费标准汇总
- 59.厦门工学院专业排名,最好的专业是什么
- 60.广东高考考几科 每科多少分
- 51.3D+AI能看清谷爱凌“惊天一跃”动作有多牛
- 52.线上工作受到年轻人追捧
- 53.往年我国电子信息工程领域将面临哪些挑战?
- 54.科技助力 打造高性能中国冬奥“战衣”
- 55.往年泰山职业技术学院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招生
- 56.海阳第四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往年招生简章
- 57.禹城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往年招生计划
- 58.遂宁飞宏职业技术学校学费多少钱
- 59.成都新东方烹饪学校是什么学历
- 60.达州中医药职业学院有哪些专业
- 61.莒南县职业教育中心往年招生专业有哪些
- 62.,这些科普图书带领我们收获新知
- 63.电竞产业快速扩张
- 64.冰壶机器人:运动员训练的“好帮手”
- 65.AI框架兴起打造智能经济时代“操作系统”
- 66.中英专家云端共话智能制造业研究方向
- 67.IPv6 创新跑出“﹢速度”
- 68.机器学习“定制”处方有望降低抗生素耐药性风险
- 69.四川省旅游学校宿舍条件
- 70.四川省大英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怎么样,环境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