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育:建设“一流本科专业”培养拔尖全媒体人才

湖南师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育:建设“一流本科专业”培养拔尖全媒体人才

原标题:湖南师范大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育:建设“一流本科专业”培养全媒体拔尖人才

红网记者潘进通讯员段峰峰长沙报道

近日,湖南师范大学网络与新媒体系联合湖南省社会舆情监测与网络舆情研究中心、湖南师范大学内参研究中心发布了首份《2021年湖南乡村振兴全国舆情分析报告》、《2021年湖南乡村振兴热点、问题及建议》,引起良好反响。

网络舆情分析涉及新闻传播专业知识、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视觉设计等多学科知识和能力。报告由教师主导,学生参与。

多年来,湖南师范大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注重文学、产业、艺术的交叉融合,着力培养具有良好政治素质、理论素质、技能素质、住宿素质、创新素质的跨学科全媒体人才,注重理论与实践并重。网络舆情的分析判断只是培养专业人才的方法和模式之一。

据湖南师范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是2012年全国首批新媒体专业,湖南省第一个新媒体专业。2018年设立新媒体传播方向博士生培养方向,形成硕士和博士培养体系。2019年获批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短短几年时间,湖南师范大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从无到有,得到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批准,进而在最新权威、有影响力的2021年《中国高校软科学专业排名》中进入第一梯队A+,位列全国第三。在“一流”的数据背后,体现了学校拔尖新媒体人才培养的创新思路。

挖掘“双一流”高校和“传媒湘军”的优势和特色

长沙是中国第一个世界“媒体艺术之都”。新媒体产业蓬勃发展,闻名全国。

湖南师范大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充分发挥地方“双一流”高校和“媒体湘军”优势,积极稳妥高效推进一流专业建设和优秀研究型创新人才培养。

近五年来,湖南师范大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生主持了40余项省部级和国家级科研、创新、创业项目,师生主导的多项研究成果被共青团湖南省委、长沙市委宣传部等单位采纳,产生了良好效益。

把握媒体融合的大趋势,把“以学生为中心、以输出为导向、持续改进”等新思想、新理念放在心上,提升了湖南师范大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师的教育意识和能力。

强化顶层设计,以建设一流本科专业、营造一流育人环境、锻造一流师资、建设一流本科课程、培养一流本科人才等“五个第一”为目标,从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新媒体专业潜能等方面,科学规划一流专业建设路径。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尹韵公表示,面对多样化的新媒体技术和形式,以及纷繁复杂的新媒体环境,拔尖新媒体人才的培养必须坚持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原则。马克思主义新闻学教育至关重要,必须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创建一个跨学科、文理兼收、情感技能并重的教育体系。

多年来,湖南师范大学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技术实验室、中国传播与现代化研究中心、湖南省媒体发展研究基地、湖南省社会舆情监测与互联网舆情研究中心、全国唯一举措的县级融合媒体建设研究中心,完善新媒体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新增互联网舆情分析、大数据技术、数字设计艺术、人工智能等一批新课程,编写出版了《新媒体数据分析与应用》、《新媒体数据新闻》、《互联网舆情典型案例分析》、《互联网舆情教程》等一批交叉融合的模式教材,有效激发了专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学校大力推进“新文科”建设,引领新媒体专业创新发展、质量发展、内涵发展,以“跨界”和“融合”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创造性地实施卓悦“跨学科、文理交融、情感与技术交融”的新媒体人才培养模式。

该校2020届毕业生袁玉清被清华大学免试录取为研究生。她说:“多学科知识的深度交叉融合,提高了我的专业能力和科研能力。”

刘叶子的毕业生于2016年和2019年分别被中国传媒大学、四川大学录取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她深有感触地说:“本科学习和跨学科的知识储备对学术研究非常重要,尤其是对新媒体数据分析技术的掌握,对我的研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完善协同育人和实践教学机制。

湖南师范大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现有教师11人,其中教授6人,国家“千人计划”带头人1人,潇湘学者讲座教授1人,教授数量居全国同类专业前列。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项(其中重点项目2项),获得省级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获得《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下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双一流”背景下的新闻传播媒体大数据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等省级教改项目8项。

学校依托院系建设新闻学院,优化实践教育平台,建设国家级、省级、校级实验教学中心和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积极与湖南省委宣传部、长沙市人民政府、湖南日报、湖南广播电视台、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新乡评论杂志社等单位开展协同育人,与中国人民大学合作建设新闻学院开展协同人才培养,建立校、企、系、校人才合作群体。

同时,以工作为导向的任务驱动教学等创新教学模式,打造了新媒体专业实践作品展示与分析等特色实践课程。2021年9月,学生陈美琴、刘佳欣获得“Tik Tok ×全国大学生短剧新番计划大赛”银奖(金牌缺失)。他们表示,新媒体专业的学习与实践实践紧密联系,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大大提高了他们的专业水平,增强了他们作为新媒体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018届毕业生张航获得公安部交管局2020年公安交通管理新媒体矩阵联动优秀个人奖。他说:“学校提供的各种实践平台和集交流、指导、影响于一体的培养模式,既培养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又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

在我校负责乡村振兴舆情报道的段峰峰老师看来,拔尖新媒体人才的培养不仅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更要注重培养学生一流的新媒体内容生产能力、新媒体技术应用能力和新媒体管理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立足国家、立足社会、立足民生的家国情怀。

近年来,该校多支学生团队获评“全国百强实践团队”,1支学生团队获评“全国千校千优团队”,获得中国新闻奖、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国数据新闻大赛、中国大学生新媒体创意大赛、全国原创网络视听节目大赛等国家级奖项13项、省级奖项27项。毕业生在各行各业都表现出色,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学习能力、专业基本功、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合作精神的满意度高达99.7%。

来源:红网

作者:潘进段峰峰

编辑:江雪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湖南师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育:建设“一流本科专业”培养拔尖全媒体人才
本文地址:http://4879931.55jiaoyu.com/show-368334.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