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一线编织精彩人生——记石家庄常山北明科技公司恒盛纺织分公司职工刘冬

一针一线编织精彩人生——记石家庄常山北明科技公司恒盛纺织分公司职工刘冬

原标题:用针线编织精彩人生——记石家庄常山北明科技公司恒盛纺织分公司员工刘东

开吧的话,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对于奋斗者来说,不沉湎于空思维,不沉湎于空洞的声音,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一定会创造出辉煌的人生,成就出有益于时代和人民的事业。这是数百万千千普通人的辛勤劳动,他们正在努力争取一个新时代,为未来而努力。成为新时代昂扬进取的洪流,铸就了中国的蓬勃进步。

即日起,经济日报将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主题报道中开设“我们的新时代”专栏,讲述各行各业普通人不负伟大时代、勇于筑梦追梦的精彩故事,描绘人民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的美好画卷,展现新时代、新征程中普通人的精神风貌。

男人怕进钢铁,女人怕进纺织。纺织女工的辛苦和辛劳不言而喻,但刘冬却对这份“苦差事”念念不忘,并引以为豪。

他是石家庄常山北明科技有限公司恒盛纺织分公司的员工,刘东。20年来,她努力工作,勇于挑战困难,为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她和同事们常年在30摄氏度左右的高温环境下工作,每天都要在织布机的轰鸣声中保持手脚,一天至少要走两万步,累并快乐着。

好的技能只有努力。

3月14日,刘冬的脱产学习假期还没有结束,但在恒盛纺织分公司的织造车间,依然可以看到她穿梭在织布机之间。

"刘东是个大忙人。"在织布机的轰鸣声中,车间副主任王兰菊看着一直忙碌的刘冬,爽朗地笑了:“只要是能胜任的工作,她都不挑岗位。最近缺操作工和检验工,她技术过硬,就上来了。”

去年3月,全国纺织行业劳动模范刘冬被推荐到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模范本科班学习。在四年学制中,第一年是全日制学习。去年7月暑假回石家庄的那天,刘冬给王兰菊打了个电话:“两个月的假期,我在家没什么事做。哪个位置空着?我来帮忙!”

用全职期间的底薪,刘东像正常工作一样在车间做了一整个暑假的织布工。寒假期间,她第一时间提出回车间帮忙。

在织造车间,每个纺织女工一般负责8至9台织机。在织造过程中,一旦经纬断裂,织机就会停机,必须快速打结后才能重新启动。凭借着娴熟的技艺,刘冬是出了名的“生产过剩大王”。她一个人可以看16台织机,人手不足的时候可以达到21台,织出来的面料质量也有保证。

技术好没有捷径,只有苦练。2002年,刘东从技校毕业后,进入当时的常山纺织棉纺四分公司,成为一名织布机塞棒工。"起初,你一分钟只能打七个结。"刘冬还记得在织布机前的匆忙。当时熟练的女工一分钟能打24个结,40秒就能完成断经。

身体强壮的刘东不怕挨骂。她反复向师父求教,偷偷观察工友们的动作,苦练:结头500次,她拿1000次;别人练3小时,她就练6小时...现在刘一分钟打36个结。作为队里负责技术指导的检查员,她从未放弃练习。

不要逃避困难

刘冬业务强,急难险重的岗位她接的最多。

刘冬常说,困难帮助她成长。有一年,公司收到一份布料订单。这种成品布对纺纱工艺要求近乎苛刻,线细而脆,断头频率高,使得驱动效率极低。许多人在苛刻的要求面前退缩了,不敢承担这项生产任务。

连队调集精兵强将来攻关这个订单任务,刘东作为其中一员,也参与其中。刘东接到了提高行车效率50%的任务。一般人看3台织机,她要看5到8台织机。

“这怎么可能!”大家都在为刘东捏一把汗。刘冬说,完成这个任务成了她做织机停车员以来最困难的一段时间。从第一天攻关开始,她已经在织布机前奋战了两个月。刘东经过观察、琢磨、总结、创新,效率逐渐提高了10%、20%到50%,最终顺利完成订单任务。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刘东依然激动不已:“不要在困难面前逃避。如果你克服了它们,你会有所收获。”

对新旧事物负起责任

“光自己的技术有什么用?只有你身边的姐妹水平提高了,团队表现才能显现出来。”为了解决人员短缺的问题,公司开展了一次师徒活动,刘东带着他的徒弟凭着自己过硬的技术和驾轻就熟的工作经验。

“别人有空练10分钟,刘灿大师就练20分钟。”作为刘冬带出来的技术能手,女工苏华清很明白刘冬的好手艺从何而来:“在宿舍里,别人休息的时候,她闲着没事还在练习打结。”在刘东的指导下,苏华清去年也当上了教学督学。

在公司开展的师徒活动中,刘东把师徒技能看得和操作技能一样重要,把带好徒弟作为一种贡献。她手把手指导徒弟,反复讲解动作要领,声音经常沙哑到说不出话来。针对操作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刘东为弟子制定了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帮助他们分别授课。经过不懈努力,她带的20多个徒弟成功走出去独立工作,成为倒班生产的生力军。

2013年5月,公司在市区的几个老厂整体搬迁至正定新区长山纺织园,也加快了转型升级的步伐。刘东家住在石家庄市西二环外。到班车要40多分钟,再到工厂要40多分钟。工作需要将近两个小时。

面对突然增加的上下班成本,刘东没有动摇。她说:“转型升级越关键,越需要年轻人担当。”

虽然路途艰辛,但刘东在新厂区更有活力。为了调动更多汽车司机的工作热情和生产积极性,提高织布机的运行效率,2016年,在企业的支持下,刘东牵头成立了4人合拍承包组,承包了60台织布机,将人均站数从9台提高到15台,同时不断探索适应新用工机制的操作方法。经过几个月的磨合期,刘东带领的联合生产承包队节省了2-3名工人,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员工收入从3500元增加到4600元。

这些年来,刘冬一直保持着车间分配最少、产量最高的生产记录。她还获得过河北省劳动模范、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纺织行业劳动模范等荣誉,走出了一条平凡而精彩的奋斗之路。

“都说青春是资本,但只有奋斗,你的资本才有价值;只有努力,你的青春才值得炫耀。”刘东经常说的这句话,也激励着青年工人。(经济日报记者陈发明)回搜狐看更多。

责任编辑: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一针一线编织精彩人生——记石家庄常山北明科技公司恒盛纺织分公司职工刘冬
本文地址:http://4879931.55jiaoyu.com/show-393645.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