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的文化演变,华为文化

​华为的文化演变,华为文化

你幸福吗?浅谈华为的加班文化及考核机制对国计民生的影响?

996工作制,顾名思义,早9晚9,每周工作6天。724工作制,7*24不间断工作,随时候命,无休息日。这些备受推崇的加班文化,起源于竞争中的互联网公司,也起源于备受推崇的“狼性文化”,有多少人,被这种加班文化裹挟洗脑,认定了“越努力,越幸运”的传销口号。当《劳动法》成了摆设,人成了牲口,不猝死就是好的了,你觉得你真能幸运吗?一5年前,朋友毕业进入了如火如荼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就是如今恶名昭彰的P2P行业。

朋友应聘的岗位是网络营销,工作职责是通过互联网招揽用户,回答用户问题。当年,P2P行业正值红利期,每天起早贪黑都不足以满足像雪花一般源源不断的客户,为了不损失流量,领导只能将作息时间从“955”改成“996”。没有早九晚五,没有双休,取而代之的是繁重的工作与日渐崩坏的身体。脱发、脂肪肝、高血压、精神萎靡,短短5年时间,将刚毕业的清新小伙,改造成了秃头油腻的中年大叔。

5年后,P2P公司受到行业监管,每日倒闭的公司不计其数,朋友的公司被经侦介入,毫无预兆的直接解散。一夕之间,全员下岗,朋友面临再就业,但在找工作时才发现,5年的时间全部奉献给公司,不分昼夜回复用户咨询,压根没有自己的时间。在“斜杠青年”遍地走的今天,朋友无技能,无特长,就业之旅一败涂地。当你把时间都奉献给工作,不留些给自己,就像是生活在浅水洼中的鱼,水分每蒸发一点,离死亡也就更进一步。

据美国杂志《财富》报道,美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不到7年,大企业平均寿命不足40年。而在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为2.5年,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仅7-8年。这是多么残酷的数字?不管是2.5年,还是7-8年,都足以在一个人的人生中占有很大比重,如果将自己的时间都倾注在随时都有可能被淘汰的工作上,以至没有时间提升自我价值,没有自我生活,岂不是得不偿失?所有,只有将时间留给自己,才能在时代更迭中处于不败之地。

二最值得花费时间的工作,是保重身体。近年来,因高强度工作导致猝死的案例比比皆是,“猝死”一词,早已不新鲜。没工作时,看到新闻谁谁谁猝死,总觉得离自己很遥远。工作之后才发觉,猝死不仅在身边,还要时时堤防这样悲惨的事落到自己身上。上个月,坐在对面的同事直接站起来拎包走了,我急忙从微信问她怎么了。原来,她在写稿子时,忽然感觉头晕,眼前一片黑,紧跟着就是心脏刺痛,一下一下“咚咚”响,四肢随着心脏跳动逐渐发麻....她说,当时感觉自己真的要死了。

趴在桌子上稳了一会,立刻决定请假回家睡觉。人就是这样,存在侥幸心理,总以为危险离自己很远,直到身体报警的那一刻,才发觉一直以来自己的选择是错的。互联网时代,很多人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好在机会多,凭借一篇文章,一首歌,一段视频爆红的大有人在,草根瞬间坐拥千万粉丝不是梦。坏就坏在机会无规律可循且小概率,众多媒体人被“新闻时效性”牵着鼻子走,为了争流量,抢独家,不仅滋生了“狼性文化”,也导致越来越多的媒体人倒在工作岗位。

狼性文化,顾名思义,以狼的野、残、贪、暴,应用在工作领域,要求员工对工作、对事业要有“贪性”,永无止境地去拼搏、探索。众多公司推行狼性文化,看似合理,为人生大计谋福利,为人生价值做平台。实际上,这种文化提倡泯灭了人性,不仅是公司高层用以压榨员工的惯用手段,还是藐视法律的奇葩存在。人本非狼,何必有狼性?以人性工作才是正常,好好的《劳动法》摆在那儿,何必舍近求远,白白糟蹋自己的身体,为他人做嫁衣。

三以焦虑为梦,过分批判安逸。很多年前,公司老板从三线城市走到了一线,在大城市转了一圈,回到家乡总爱开大会夸夸其谈。“三线城市的思维就是不如一线城市。”“三线城市没出息,小富即安。”“安逸啊,是会毁掉一个人的。”“世界正在悄悄惩罚乐享安逸的人。”不知什么时候起,安逸变成了堕落的代名词,小富即安甚至安贫乐道也成了贬义。

当《桃花源记》终成梦,曲径通幽处不再散发诗歌的魅力,这才是人们价值观真正开始扭曲的时候。真正的毒鸡汤就是教给你,只有不断工作,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前段时间,看到有人问这样一个问题:怎么把工作和生活分开?令人失望的是,很多人回答工作与生活不能分开,要努力奋斗,要全力拼搏,唯独忘记告诉提问者,人最应该讨好自己。

小时候,老师跟家长最常说的话是:该学习的时候好好学,该玩儿的时候好好玩。将时间分配开,做一件事的时候全神贯注,才能两边都不耽误。同样,工作跟生活也是如此。工作时间,做好本职工作,将领导安排的事情做到尽善尽美。下班了,就要投入生活,做饭,看书,打游戏,陪伴家人,做好所有与“工作”无关的事。努力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不是压榨自己,无法玩乐,没有放松,更没有时间提升自己。

长久以来,我都是很努力工作的人,能够连续两年不请假,月月拿全勤。可是,即便我再努力,公司也应了“平均寿命”,破产解散,而我也不得不面临再就业的困境。幸运的是,我虽工作努力却从不加班,业余时间充足,可以尽情的打游戏、读书、追剧、写作,失业后也轻松找到了工作。我们常说,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不现实,可最差劲的选择就是轻易信了贩卖焦虑的言辞,将自己活得如笼中困兽。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华为的文化演变,华为文化
本文地址:http://4879931.55jiaoyu.com/show-729802.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